亚洲航运王者之争:新加坡vs中国谁主沉浮?
新加坡交易所欲携波罗的海交易所之威,迎接中国对亚洲航运之王的挑战。
经过多月的商谈后,新加坡交易所将正式提出全面收购波罗的海交易所(The Baltic Exchange)的献议。据悉,这次的交易价值约1亿美元左右。
新加坡交易所在今年2月宣布收购意愿并呈交收购竞标。双方在5月底进入深入洽谈阶段,进行排他性谈判。
如果交易达成,新加坡交易所将拥有世界航运领域最权威的航运指数——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BDI),将大大增强新加坡交易所的衍生品业务,并进一步推进新加坡成为全球航运金融中心。
国际几大知名交易所,被香港交易所收购的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美国芝加哥交易所集团(CME)和美国洲际交易所集团(ICE),以及中国招商局集团均有意收购波罗的海交易所,而最终这颗航运交易所的明珠被新加坡交易所收入囊中。
晨哨君认为,新加坡交易所此次收购不仅是为了提升自身金融衍生品业务实力,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感受到中国崛起的威胁而做的应对,尤其是上海航运交易所的崛起。在亚洲航运中心宝座争夺上,新加坡不想让步。
上海的崛起威胁新加坡
7月14日,新华社和波罗的海交易所联合编制的《2016年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发布。基于该指数,2016年全球排名前十位的国际航运中心分别是新加坡、伦敦、香港、汉堡、鹿特丹、上海、纽约、迪拜、东京和雅典。
新加坡地处马六甲海峡要害位置的地理优势和深水港条件助其发展成为了国际领先的航运中心。而随着中国上海自贸区的成立,新加坡越来越感受到来自中国的压力,全力打造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的上海正在快速崛起。
上海航运交易所发表的航运指数正蓬勃发展,虽与BDI指数相去甚远,但上升势头迅猛,使上海在打造国际航运中心的航路上越驶越快。
上海航运交易所对外发布的航运指数系列覆盖了三大运输市场和船舶买卖市场,在国际和国内的航运领域基本形成了“上海”声音。而以运价指数为结算标准的指数挂钩协议、指数衍生品交易更是创新了海运业定价、交易模式。
在已有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这一主力航运指数地位上升的情况下,上海航运交易所去年又推出“一带一路”货运贸易指数和“海上丝绸之路”运价指数,围绕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一系列动作,这些指数正在争夺亚洲航运的话语权。
除了上海航运交易所的威胁外,中国和泰国绯闻中的克拉地峡项目也对新加坡的贸易地理位置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新加坡是慌的。
新加坡自身的发展经历让新加坡人了解到,掌握航运就掌握了经济命脉,这是他们一切的基石。新加坡不想失去亚洲航运中心的宝座。
所以,新加坡交易所比其他所有人收购波罗的海交易所都坚决,这是新加坡必须抓住的稻草。
“价值连城”的航运明珠
波罗的海交易所位于伦敦,提供海运市场实物和衍生合同交易与结算信息,约有600个成员,包括世界上主要的航运公司。去年波罗的海交易所的营业收入为600万英镑,净利润为134万英镑。
伦敦拥有良好的人文历史条件、悠久的贸易和航海的传统和文化、众多优秀的海事人才等。从港口看,现在的伦敦已无世界级港口的功能和条件,但仍以其交易市场、保险服务、航运信息服务、海事服务、海事研究与交流、海事监管等功能,保持着全球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地位。
全世界20%的船级管理机构常驻伦敦,全球50%的油轮租船业务、40%的散货船业务、18%的船舶融资规模和20%的航运保险总额都在伦敦进行。全球有1750多家从事航运事务的公司与机构在伦敦设有办事处。其中,仅航运服务业每年创造的价值就达20亿英镑。
波罗的海交易所的BDI指数是国际航运业的权威经济指标,它包含了航运业的干散货交易量的变化,是反映经济情况的重要指数,对全球航运价格起到指导作用。
新加坡航运中心靠的是地理位置优势,伦敦航运中心靠的是金融服务优势,两大航运中心联手将打造出一个互补优势的强强联合体。
新加坡交易所一旦拿下波罗的海交易所,就掌握了国际航运的定价权,将极大帮助新加坡巩固国际航运中心的领先地位。
中国航运的前方之路
香港交易所通过LME以及招商局集团没能成功收购波罗的海交易所对中国来说是很可惜的,这意味着中国与国际航运定价权擦身而过。
上海航运交易所的航运指数尚显稚嫩,虽有上升潜力,但短期内还撼动不了BDI指数的权威地位。
上海港在港口吞吐量方面已数年位居世界第一,而国际航运中心并不只看港口吞吐量,更重要的是配套软服务建设,尤其是金融服务,这方面伦敦是全球的榜样。
上海在打造国际金融航运中心的方向是正确的,也取得了可喜的进步,期货、掉期等航运衍生品市场正在壮大。在外部威胁下的国际竞争对手还在变强,中国不能止步。
晨哨君认为,除了继续耕耘自己的航运指数,航运交易所还需要同广大中国航运企业的鼎力合作,才能共同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国际航运大国,像中远海运集团收购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就做了很好的榜样。
新加坡交易所收购老牌交易所,将成霸主,亚洲航运顶上战争才刚刚拉开帷幕。作为后起者,中国仍需要加大努力,通往成为航运大国的航路不是风平浪静的。